5G+數字化智能化:推動煤礦產業升級的“大海則實踐”
600米深的礦井下,可以給地面實時傳輸高清視頻畫面,井下工人能跟家人視頻通話,通過傳感器可以檢查甚至預測故障,形成分析報告……在5G技術和數智化升級改造的助力下,中煤陜西公司大海澤煤礦正迎來新的發展、新的安全、新的未來。
連接新時代:5G+數智化開創先河
據了解,中煤陜西公司是中煤集團在陜西省的全資子公司,肩負著煤炭、煤化工、電力、鐵路、新能源等項目的投資籌建和生產經營工作。近年來,該企業注重技術創新,致力于推動煤礦行業的數字化和智能化升級。
中煤陜西公司總工程師智寶巖表示,在做優做強煤炭主業的基礎上,依托我們的區位和資源優勢,我們還將積極的布局推動風電光伏發電這些新能源產業,著力打造高端能源循環經濟示范區。例如謀劃推進煤電聯營、煤電新能源聯營項目的落地,打造風光火儲氫多能互補、源網荷儲一體化的新能源大基地,推進大海則煤礦4.2兆瓦分布式光伏項目和20萬千瓦集中式光伏項目的建設落地,推動傳統能源行業持續綠色發展。
大海則煤礦2020年11月被列為國家首批智能化示范礦井,成為8家新建智能化煤礦之一,井田面積265.63平方公里,資源總儲量47.86億噸,設計可采儲量32.09億噸,建設規模2000萬噸/年,服務年限114年,概算總投資為129.79億元,其中,智能礦山建設總投資為6.45億元。
煤礦作為傳統支柱性能源,一直面臨著開采環境危險、招工困難、安全監管難度大等問題。為了解決這些痛點,中煤陜西公司與多方達成戰略合作,致力于推動大海則煤礦的數字化和智能化發展。
2021年,大海則煤礦完成了5G 700MHz與2.6GHz融合組網首發,建成一條大海則煤礦自有的無線網絡,實現井上下“5G、WiFi、IoT、工業以太環網”一網管控,井下采掘等主要巷道完成5G網絡部署。,成功開展了多項數字化、智能化應用。首次構建的全礦井700MHz+2.6GHz的5G網絡覆蓋,實現了礦井5G-VoNR,覆蓋范圍高達1600-1800米。這使得井下視頻實時監控、環境監測、采掘及固定場景遠程控制、無人駕駛、機器人、移動APP聯動等場景得以廣泛應用。機電礦長尤峰說:“5G技術的應用使得煤礦的生產效率得到了顯著的提升,基于大帶寬、低延時的5G網絡,礦井內的各種傳感器攝像頭和監測監控設備,可以實時傳輸數據,設備之間的信息交互更加的快速準確,協調運作也更加高效。在這個基礎上再疊加AI大數據分析等針對煤礦的各種具體應用,在提質增效和安全生產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比如AI可以通過對礦井圖像的分析,自動識別安全隱患,及時預警,避免事故的發生。通過對礦井數據的分析,預測設備的壽命維護等需求,為設備的預防性維護檢修也提供了更準確的數據支撐。”
數字化智能:提升煤礦綜合競爭力
為了適應工業產品行業的轉型升級,中煤陜西公司大力推動智能綜采、智能掘進等數字化智能工作。大海則煤礦智能綜采首次采用兩級安全管控架構,圍繞環境與設備信息研發自適應規劃截割控制功能。此外,通過構建專線、工控網與5G傳輸互為備用的數據傳輸結構,研發基于透明地質和四維空間定位的自適應規劃截割智能集控系統,解決了蒙陜復雜地質環境下綜采工作面難以連續、高效、常態化智能生產的難題,實現綜采工作面常態化智能開采率高達80%以上。
在傳統煤礦開采中,工人們面臨著地下狹窄的空間、缺氧的環境、瓦斯和地下水等危險因素。中煤陜西公司在5G應用方面,采用了5G+N應用與產業深度融合的策略。5G技術被廣泛應用于全礦井的煤流智能控制系統,實現了智能調速、基于AI的增強保護、設備健康管理等多個領域的智能主運輸監控管理。平臺的構建不僅使井下主煤流實現了無人值守和智能運行,同時解決了傳統煤流線存在的能耗高、生產效率低、運行不穩定、操作人員多、勞動強度大等問題,同時也改善了工人們的工作環境,大大提高了生產安全性。除了多技術融合的智能綜采、智能掘進外,大海則智能化選煤廠也實現了從原煤儲運至產品裝車的智能化系統全覆蓋建設,內容包括1個平臺、3大功能系統和14個智能化子系統。智能一體化平臺實現各系統自動運行、自主調節、智能決策以及全系統三維數字孿生,可24小時無間斷運轉,智能加介、壓濾等控制系統生產現場無崗位工,實現安全、高效、綠色、智能生產。這一數字化、智能化的發展成果進一步彰顯了科技創新在煤礦行業的深刻變革與推動作用。
“圍繞打造‘安全高效綠色智能現代化示范礦井’建設目標,大海則煤礦將進一步結合目前智能化建設應用情況,在科技創新、機器人應用、智能遠控等方面加大人力、物力保障,著力實現智能化減人、提效、保安全的工作目標。”大海則煤礦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馬冠超表示。
未來大海則煤礦將繼續圍繞打造安全高效綠色智能化示范礦井建設目標而努力,進一步結合科技與智能、安全與保供的工作目標引領行業發展的智能化建設中煤方案。